ALEX协议联合创始人:Rachel Yu
个人背景
Rachel Yu(余蕾)是ALEX协议联合创始人,兼具金融企业家的敏锐与区块链技术实践者的务实。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拿下数学学士与经济学硕士学位后,一头扎进华尔街顶级投行,在高盛亚洲、摩根大通摸爬滚打十余年,最终做到了执行董事的位置。传统金融的浸淫让她看清了行业的边界——当资金流动仍受限于中心化机构的规则,当风险定价仍依赖于人工判断,她知道,这不是金融的未来。2017年,区块链技术开始搅动金融格局,她毫不犹豫地转向了这片充满可能性的领域——她要解决的,是DeFi领域最核心的痛点:如何让去中心化金融更稳定、更符合传统金融的风险逻辑。
技术贡献
在ALEX协议里,她的金融经验与区块链技术完美融合,转化为一系列突破性的技术贡献:
1. 固定收益协议设计:作为ALEX协议的首席架构师,她带领团队啃下了一块硬骨头——基于比特币Layer2网络Stacks,开发出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率的借贷协议。这个协议的巧思在于,用时间锁合约锁定资金期限,再通过收益率曲线建模动态调整收益,直接填补了DeFi领域缺乏标准化固定收益产品的空白。对加密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终于有了像传统债券那样“到期还本付息”的稳定选项,不用再担心无常损失或利率波动的风险。
2. 跨链金融基础设施:她推动Stacks区块链与比特币主网深度集成,让比特币原生资产能直接参与DeFi应用。比如,BTC质押者可以通过ALEX协议获得固定收益,同时保持底层资产的安全——这背后的原子交换机制,解决了跨链资产转移的信任问题,让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真正流动了起来。
3. 金融数学模型优化:她把传统固定收益市场的做市商机制搬进了DeFi,结合自动化做市商(AMM)的特点,提出了动态利率定价模型。这个模型能根据市场流动性实时调整利率,有效解决了DeFi市场中流动性碎片化、利率波动过大的难题。比如,当市场资金充裕时,利率会下降吸引借款者;当资金紧张时,利率会上升鼓励存款——这一套逻辑,完全符合传统金融的“供需平衡”原则。
行业影响力
Rachel的创新很快让她成为行业里的标杆人物:
- 行业理念传播:2025年Bitcoin Asia大会上,她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分享的“比特币金融工程”理念,一下子击中了行业的痛点。当比特币从“数字黄金”转向“数字资产”,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构建其金融生态?这个问题让在场的投资者、开发者陷入深思。她的理念很快被CoinDesk、The Block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甚至被纳入了哈佛商学院的金融课程案例库。
- 标准制定参与:她受邀加入国际掉期与衍生品协会(ISDA)的区块链金融协议工作组,参与制定DeFi利率衍生品的行业标准。这意味着,她的技术思路正在成为行业的“通用语言”,让DeFi与传统金融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
- 社区教育推动:在Nansen区块链分析平台担任运营负责人期间,她主导开发了“DeFi学院”系列课程,累计培训了10万名开发者与金融从业者。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DeFi的风险逻辑,比如“固定收益的核心是期限匹配”“利率波动的本质是流动性风险”,让很多刚进入行业的人少走了弯路。
商业与经济贡献
Rachel的技术创新,最终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与行业进步:
1. ALEX协议的成功:2022年协议上线时,没人想到这个专注于固定收益的DeFi协议能走得这么远——上线12个月,管理资产规模(TVL)就突破了25亿美元,连贝莱德、富达这样的传统金融巨头都主动参与进来。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她设计的BTC质押衍生品ALEX代币:年化收益率稳定在4-6%,风险可控,正好满足了机构投资者对冲通胀的需求,一下子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2. 传统金融与DeFi的连接:她把高盛、摩根时代的机构客户服务经验带进了DeFi,促成了多家跨国银行与加密投行的业务对接。比如,她主导的Primeone Trading Ltd.做市商平台,为Uniswap、Sushi等DEX提供专业流动性支持,让传统金融的“做市逻辑”与DeFi的“去中心化”完美结合。
3. 技术赋能行业:她团队开发的利率预言机系统,被Aave、Compound等头部协议采用,日均处理超10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定价。据Electric Capital研究,这个系统让DeFi市场效率提升了37%,借贷清算成本下降了22%——这意味着,更多的用户能以更低的成本参与DeFi,更多的项目能以更稳定的方式运行。
4. 生态建设:作为ThreeBitcoiners播客的联合主理人,她持续推动比特币金融创新的讨论。比如,她主导的“比特币固定收益白皮书”,详细阐述了比特币作为固定收益资产的可行性,已被纳入哈佛商学院金融课程案例库。她的播客节目,成了很多加密从业者的“必修课”——每周都有几千人等着听她讲“如何用传统金融思维玩De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