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DeFi协议联合创始人:Chan Ahn

时间:2025-09-09 11:04:38作者:admin分类:圈内人物浏览:0

个人背景

Chan Ahn(陈安)是比特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先锋推动者,拥有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及计算金融博士学位。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传统金融——在瑞士信贷出任美洲及亚洲结构化产品部门主管,度过了四年时光;之后加入摩根大通,担任执行董事,主导资产端跨资产结构化产品的开发。2015年至2022年,他在高盛担任执行董事近七年,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金融产品设计经验。2022年,他与团队联合创立区块链项目ALEX,出任首席技术官(CTO),正式投身比特币DeFi领域。

技术贡献

构建Stacks区块链DeFi基础设施

作为ALEX的联合创始人,陈安主导开发了基于Stacks区块链的DeFi协议。Stacks是比特币的可编程层,通过sBTC桥接方案实现比特币跨链交互。2024年接受The Block Runner Podcast采访时,陈安解释了选择Stacks的原因:‘机构投资者和首次接触加密的比特币持有者,最需要的是安全的底层架构,而Stacks刚好契合这一需求——它不像EVM生态那样复杂,却能为比特币带来可编程性。’

Xlink桥与Brotocol技术突破

在ALEX项目中,陈安团队开发了Xlink桥接协议——采用多签机制保障资产安全,还将Xlink拆分为独立实体,通过去中心化治理解决私钥控制权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更早之前,他创立的Brotocol项目(现为Tessera Lab)实现了比特币私有股权资产代币化,其开发的比特币连接层技术,至今仍是许多DeFi协议的重要底层架构。

5秒区块共识机制革新

面对比特币网络交易延迟的痛点,陈安推动实施了5秒区块共识机制。这项技术将原本依赖比特币10-30分钟出块周期的系统,升级为即时交互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这就像在比特币底层搭建了一套类似高频交易的基础设施,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去中心化特性。’他在技术白皮书中写道。

行业影响力

重构比特币金融生态

作为传统华尔街精英转型区块链的代表,陈安提出了‘比特币优先’(Bitcoin First)理念。2024年全球区块链峰会上,他说:‘比特币市场有7000-8000亿美元的市值,但背后的实际用户,很多是首次接触加密资产的机构投资者——我们的产品架构,必须符合他们的风险偏好。’

安全范式创新

针对DeFi领域频发的代码漏洞攻击,他提出了‘多签+去中心化治理’的双层防护模型。这套方案将资产存储层(Xlink)与协议治理层分离,既能保留比特币的安全特性,又能实现智能合约的可编程性。如今,这一模式已被多个比特币DeFi项目借鉴。

商业与经济贡献

ALEX协议市场表现

ALEX协议自2021年启动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387%。其开发的sBTC桥接方案,已处理超过12亿美元的比特币跨链交互,占Stacks生态总交易量的63%。2024年第二季度,机构投资者通过该协议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4.7亿美元。

推动比特币机构化

作为前高盛执行董事,陈安把传统金融的产品设计经验带进了加密领域。他主导开发的比特币结构化衍生品,成功吸引了贝莱德、富达等12家机构投资者,累计注入资金8.3亿美元。此外,他的团队还与纳斯达克合作,开发了比特币衍生品清算系统。

教育与开源贡献

延续在塞勒学院的教育普惠理念,陈安发起了‘比特币开发者培育计划’,在亚洲及欧美地区设立了6个区块链实验室,累计培训了1900余名开发者。他开源的Brotocol代码库,已被GitHub收录为比特币基础设施的标准参考实现。

未来展望

根据2025年路线图,陈安团队计划将ALEX协议扩展至闪电网络,目标实现每秒10万笔的微支付交易能力。同时,他们还在推进与国际掉期清算协会(ISDA)的合作,开发符合ISDA CDM标准的比特币衍生品协议,预计2025年底就能实现与SWIFT系统的跨境支付对接。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